中國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有88種,主要為金剛石、石墨、自然硫、硫鐵礦、水晶、剛玉、藍晶石、夕線石、紅柱石、硅灰石、鈉硝石、滑石、石棉、藍石棉、云母、長石、石榴子石、葉蠟石、透輝石、透閃石、蛭石、沸石、明礬石、芒硝、石膏、重晶石、毒重石、天然堿、方解石、冰洲石、菱鎂礦、螢石、寶石、玉石、瑪瑙、石灰巖、白堊、白云巖、石英巖、砂巖、天然石英砂、脈石英、硅藻土、頁巖、高嶺土、陶瓷土、耐火粘土、凹凸棒石、海泡石、伊利石、累托石、膨潤土、輝長巖、大理巖、花崗巖、鹽礦、鉀鹽、鎂鹽、碘、溴、砷、硼礦、磷礦等。現就幾種主要礦產分布簡介如下:
硫礦
探明礦區760多處。硫鐵礦主要有遼寧省清原;內蒙古自治區東升廟、甲生盤、炭窯口;河南省焦作;山西省陽泉;安徽省廬江、馬鞍山、銅陵;江蘇省梅山;浙江省衢縣;江西省城門山、武山、德興、水平、寧都;廣東省大寶山、凡口、紅巖、大降坪、陽春;廣西壯族自治區鳳山、環江;四川省敘永興文、古藺;云南省富源等礦區。自然硫主要為山東省大漢口礦床。
磷礦
探明礦床412處,主要有云南省晉寧(昆陽)、昆明(海口)、會澤;湖北荊襄、宜昌、保康、大悟;貴州省開陽、甕安;四川省什邡;湖南省瀏陽;河北省礬山;江蘇省新浦和錦屏等磷礦區(礦床)。
鉀鹽
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爾汗、大浪灘、東臺吉乃爾、西臺吉乃爾等鹽湖,以及云南省勐野井鉀鹽礦中。
鹽類和芒硝
主要分布在青海省(察爾汗等)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七角井等)、湖北省(應城等)、江西省(樟樹等)、江蘇省(淮安)、山西省(運城)、內蒙古自治區(吉蘭泰)等地區。
硼礦
探明礦區63處。主要有吉林省集安;遼寧省營口五O一、寬甸、二人溝;西藏自治區扎布耶茶卡、榜于茶卡、茶拉卡等礦床。
重晶石
探明礦區103處。主要有貴州省天柱、湖南省貢溪、湖北省柳林、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、甘肅省黑風溝、陜西省水坪等礦床。
石墨
探明礦區91處。主要有黑龍江省雞西(柳毛)、勃利(佛嶺)、穆棱(光義)、蘿北;吉林省磐石;內蒙古自治區興和;湖南省魯塘;山東省南墅;陜西省銀洞溝、銅峪等石墨礦床。
石膏
探明礦區169處。主要有山東省大漢口、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、湖北省應城、山西省太原、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、甘肅省天祝、湖南省邵東、吉林省渾江、四川省峨邊等礦床。
石棉
探明礦區45處。主要有四川省石棉;青海省芒崖;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、且末等礦床。
滑石
探明礦區43處。主要有遼寧省海城、本溪、恒仁;山東省棲霞、平度、掖縣;江西省廣豐、于都;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等礦床。
云母
探明礦區45處。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、內蒙古自治區和四川等省(區)。
硅灰石
探明礦區31處。主要有吉林省磐石、梨樹;遼寧省法庫、建平;青海省大通;江西省新余;浙江省長興等礦床。
高嶺土
探明礦區208處。主要有廣東省茂名、湛江、惠陽;河北省徐水;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;湖南省衡山、泊羅、醴陵;江西省貴溪、景德鎮;江蘇省吳縣等礦床。
膨潤土
探明礦區86處。主要有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;遼寧省黑山、建平;河北省宣化、隆化;吉林省公主嶺;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、興和;甘肅省金昌;新疆和布克賽爾、托克遜;浙江省余杭;山東省濰縣等礦床。
硅藻土
探明礦區354處。主要有吉林省長白;云南省尋甸、騰沖;浙江省嵊州等礦床。
寶玉石
主要有遼寧省瓦房店、山東省昌樂;湖南省沉陵、常德等礦床。
玻璃硅質原料
探明189個礦區。主要分布在青海、海南、河北、內蒙古、遼寧、河南、福建、廣西等省(區)。
水泥灰巖
主要分布在陜西、安徽、廣西、四川、山東等省(區)。
菱鎂礦
探明礦產地27處。主要分布在遼寧省海城、山東省披縣、西藏自治區巴下等地。
螢石
探明礦產地190處。主要有浙江省武義、遂昌、龍泉;福建省建陽、將樂、邵武;安徽省郎溪、旌德;河南省信陽;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、額濟納旗;甘肅省高臺、永昌等地。
耐火粘土
探明礦產地327處。主要分布在山西、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四川、黑龍江、內蒙古等省(區)
|